常熟团市委联合市教育局开展青年手工艺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助力实现本地的文化传承、校园教育、青年手工艺人发展的互促互进。11月14日,“传虞城风韵,扬少年豪情”——五爱小学体艺节开幕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通过整合家、校、社资源,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融入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开幕式上,每个学校班级方阵均融入了非遗文化的元素,有的方阵穿着传统服饰,有的方阵以舞狮开路,更多的方阵中,同学们手里拿着团扇、扎染、剪纸、雕刻等手工作品,趣味性十足,文化感满满。




在学生节目中,除了舞蹈、舞狮等表演外,由学生集体默契配合编织的中国结让人眼前一亮。

在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上,常熟团市委介绍了青年手工艺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相关背景和工作目标,并为2024年积极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公益性课程的青年手工艺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五爱小学介绍了本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方案。

在本次活动中,团市委邀请了20名具有代表性的本地青年手工艺人参加,在校园入口处设置精品作品展陈区,在校园内设置了14个不同类型的非遗体验区。

在精品作品展陈区,展陈了非遗剪纸、常熟花边、古琴、陶艺、紫砂壶、盘扣、金银器、红木小件、金属丝制品等精品作品,其均出自于本地的青年手工艺人之手。








在非遗体验区,设置了掐丝珐琅、宋韵香篆、手工皮具、篆刻、木雕、皮雕、绳结、扎染、书法、非遗冷香、常熟红木雕刻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古琴制作技艺、金银器錾刻技艺等体验项目。学校在当天分3个时间段,分批组织学生代表前往非遗体验区参观学。同学们在手工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体验,聆听其中蕴含的文化故事和技艺知识。

“非遗进校园,不是独立地加入,而是与我校原有的伙伴课程体系相融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非遗文化与我们的‘学伴基础课程’‘伙伴德育课程’‘玩伴社团课程’有机融合,起到对原有课程升级的作用。”五爱小学副校长姚国春说,学校计划用两年时间让非遗项目深入融入到课程,通过校园电视台分期策划寻访方案,走进各非遗工作室拍摄短片;在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中融入非遗元素,让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成立部分非遗手艺人工作室,开设学生感兴趣、适合学生操作的非遗社团课程,组织非遗寻访,编写校本读物,培养个性小手艺人,让非遗项目在学校牢牢扎根,润泽学生的生命成长。

团市委联合市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共同推进青年手工艺人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将以非遗市集展览、非遗课程体验等活动为先导,最终根据学校需求、学生兴趣将项目课程成功入校落地,推动优质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教育体系有机融合,既是为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载体,也是为青年手工艺人发展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