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成立,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高校法学院启动涉外法律高校联盟,12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中心。该中心将整合省市两级涉外法律服务资源,更好满足“走出去”企业、公民法律服务需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当前,我省加快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法治保障水平。
9月18日清晨,新加坡FOXWOOD律师事务所,来自北京盈科(苏州)律所的青年律师彭湃开启一天的跟班实训。
最近,彭湃等3名青年律师作为首批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律师合作交流项目受训人员,参加为期3个月的实训。协助接待来自不同国别地区的客户,参与新加坡可变资本公司(VCC)法律实践、跨国公司并购交易尽职调查……彭湃说,他每天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积累办案经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涉外律师。
前不久,苏州的“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线下工作站、涉外法律服务一站式窗口前,苏州市律协涉外委主任陈芍开为前来咨询的企业负责人详细解答疑问。陈芍开说,涉外律师不仅要懂跨法域的制度和规则,还要面对面了解客户需求、建立信任关系。“为了更懂企业,我们组织了一支50多人的涉外律师公益服务队伍来窗口轮值。”
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近10批次200余名律师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进行培训交流。苏州市司法局局长王益冰说,苏州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建立涉外律师人才库,初步打造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
9月下旬,北京市金杜(南京)律师事务所,记者见到律所合伙人马笑匀时,她正为焦急的企业负责人“支招”。
“涉外业务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不仅需要过语言关,还要熟悉公司、税务、融资、贸易、劳动等政策法律。”马笑匀告诉记者,2022年12月,她作为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协助将比亚迪首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工厂落户泰国。马笑匀带着团队提供土地尽职调查、土地购买协议及配套协议的谈判、土地交易文件审查修改、土地购买转让过户协助等全程法律服务,助力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马笑匀的成长之路,是江苏律师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小注脚。“越来越多江苏企业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也顺应形势紧跟企业有力出征,在国际仲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跨境交易等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崭露头角、乘风破浪。”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小清说。
近年来,我省能够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有91名律师进入司法部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45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4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一带一路”跨境律师人才库,316名律师入选省级涉外人才库,法律服务覆盖国际贸易、海商海事、能源与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等9个涉外专业领域。
9月19日,省律协举办国际商事仲裁专项培训会,国际知名争议解决专家杨良宜现场讲课。台下,100多名律师饶有兴趣地听讲,其中包括这场培训的发起人之一、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合伙人陈发云。
陈发云从事涉外法律业务近30年,担任多家中外仲裁机构在册仲裁员。他说,江苏作为外贸大省,频繁的经济来往既蕴含机遇和舞台,也暗藏挑战和交锋。企业走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是“走出去”应有之义,开展涉外律师的实战训练迫在眉睫。
省司法厅副厅长范沁芳表示,我省将把“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创新构建司法行政机关、涉外法律服务机构、高等院校、法治实训“产学训”相结合的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涉外法治工作研究、涉外法治交流等,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记者 倪方方 省司法厅 侍军宁 李伟 邢媛媛)
专家点评
肖冰(东南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涉外法治,除法律体系兼具国内法和国际法等各种规范形态之外,还存在着不同国家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法律实施环节上的制度及模式差异。这就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江苏大力聚合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和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力量,将在不断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的同时,为我国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