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发布 寻求报道 投稿中心
首页 资讯 市县 人物 创业 婚嫁 商贸 财经 科教 公益 文旅 青联 评论 智库 数码 美食 健康
网站首页 >> 资讯 >> 详情阅读
 
 
苏师学子心系“关键小事”|助力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
江苏青年网 / 江苏青年网 / 2024-08-26 14:50 / 阅读21758 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工作这件“关键小事”既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关系着资源的节约使用,需要全民参与。为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5日至7月28日,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组建“行走绿水青山间”宣讲教育实践团,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与实地考察活动,俯身躬行传递垃圾分类理念,用青春力量助推乡村环境保护。

走访调研,倾听村民心声

  前期,实践团成员深入海陵区新建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情况,倾听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和感受。在调查问卷中,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和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60%的村民认为当前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不够,需要更多的教育和指导。90%以上的村民对垃圾分类的长远益处表示认可,认为这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村民李大爷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以前咱们村里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扔,环境看着乱糟糟的。现在村里推行垃圾分类,是件好事,但说实话还真有点不习惯嘞,还得慢慢学啊。”

 

 

  新建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张主任介绍说:“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村委会先后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提高村民的分类意识;二是根据新建村的实际情况及村民的需求,合理规划了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垃圾投放更便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收效甚微,村民们的分类意识和垃圾投放情况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改善。”

宣讲比拼,普及分类知识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实践团与新建村社区联合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讲座。宣讲现场,实践团成员周宇彤和王颖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以新建村垃圾分类实践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二位成员强调,通过科学分类垃圾,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乡村的绿水青山,为后代留下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后,又为村民们进一步讲解了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并结合新建村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解了各类垃圾的投放方法和注意事项,让环保理念深植于村民的心田。

 

 

 

 

  讲座结束后,应广大村民的强烈要求,实践团又策划筹办了“我为环保出份力”垃圾分类创意方案大比拼。村民们踊跃参与,积极献计献策,仅半天时间就收集创意方案20余份。随后在村委会的协助下,村民们投票选出最佳方案“乡土守望,分类先行”,并为获奖者颁发纪念品。村民们情绪高涨,纷纷表示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日常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共同为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实地考察,采集水土样本

  结合村民们在创意方案中提出的建议,实践团成员兵分两路,先后在新建村的几处溪水边进行水土样本的采集。本着保护自然环境和尊重当地风俗的原则,成员们严谨专业、认真仔细地收集样本,记录采样点的经纬度、植被类型及周围环境特征。

  综合土壤和水质的pH值检测结果,我们发现新建村的自然环境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局部地区存在一些环境问题。例如,一些水体的pH值偏低,可能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部分土壤的酸性较强,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这些问题提示我们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环境管理和保护。专家建议对水质偏酸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水质监测和分析,以确定导致酸性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土壤酸性较强的区域,建议实施土壤改良计划,如施用石灰或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健康和生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泰州市海陵区已启动中丹土壤与地下水治理修复示范工程等国际合作项目,致力于提升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然而,这些项目的成效需要一定时间来体现,且需持续关注和监测。

 

 

俯身躬行,垃圾分类进行时

  根据水土采样分析结果,某些区域的土壤pH值偏低,可能与不当的垃圾处理有关,而水质检测也发现了微量的有机污染物。实践团“顺藤摸瓜”,对采样地区周围进行针对性、彻底性的垃圾清理和分类。在清理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借助专业工具和操作方法,确保垃圾得到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团队成员李增妍表示:“通过这次水土样本分析,我们不仅发现了潜在的环境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清理活动,能够为改善新建村的环境质量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村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行走绿水青山间”宣讲教育实践团表示,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成功向300余名村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而且有效助力新建村村委完善了垃圾分类系统与体制。此外,实践团还协助村委增设了20个分类垃圾桶,更新了垃圾分类指导标识,使得垃圾分类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心系更多利民、为民的“关键小事”,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绿色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王苏萱,作者:周宇彤,徐炎栋,莫其佳,李佳宁,李增妍,李祥玉,李馨玉,王颖,王苏维


 

 
 
     
 
关于我们    
简介 寻求报道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撰稿系统
更多链接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服务热线:17751195112
苏ICP备20007593号-12
版权所有 江苏青年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复制